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鼻子装置,具体涉及在连续生产镀锌钢板工艺中一种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
技术背景在连续生产镀锌钢板工艺中,钢板在进入镀锌槽前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需要有一个密闭的装置连接在加热炉与镀锌槽之前,以保证钢板不被氧化,这个密闭的装置我们常称之为“炉鼻子”。现有技术中炉鼻子上设置有氮气管,用来输送保护气氮气,但是生产时氮气不会进一步发生还原反应,并且稀释了均热段的氢气含量,影响还原效果,也降低了加热炉后半段钢板还原后的保护效果,从而影响镀锌钢板的质量。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使得钢板在进入镀锌槽前全程处于保护状态,以防被氧化,从而提高镀锌钢板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包括炉鼻子和管道I,管道I设置在炉鼻子的一侧,炉鼻子上设置有管道II,管道I和管道II设置在炉鼻子的同侧。管道I用来输送氮气,在正常生产中不开启,只是在发生事故时开启;管道II用来输送氢气和氮气混合气,其输送方式为氢气和氮气分别单独输送到管道II中混合,在生产中通入氢气前和停止通入氢气后都保持氮气的输送,这样有利于安全连续生产。所述管道I上设置有阀门I,用来控制管道I输送氮气的开启,在正常生产中不开启,只是在发生事故时开启,不会带来额外的不安全因素。MLTY.COM所述管道II上设置有阀门II,用来控制氮氢混合气的开启,保证加热炉后半段镀锌钢板的还原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既保证了均热段的氢气用量,又保证了加热炉后半段镀锌钢板的还原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炉鼻子;2是管道I ;3是阀门I ;4是阀门II ;5是管道II。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鼻子I和管道I 2,管道I 2设置在炉鼻子I的一侧,炉鼻子I上设置有管道II 5,管道I 2和管道II 5设置在炉鼻子I的同侧。管道I 2用来输送氮气,在正常生产中不开启,只是在发生事故时开启;管道II 5用来输送氢气和氮气混合气,其输送方式为氢气和氮气分别单独输送到管道II 5中混合,在生产中通入氢气前和停止通入氢气后都保持氮气的输送,这样有利于安全连续生产。所述管道I 2上设置有阀门I 3,用来控制管道I 2输送氮气的开启,在正常生产中不开启,只是在发生事故时开启,不会带来额外的不安全因素。所述管道II 5上设置有阀门II 4,用来控制氮氢混合气的开启,保证加热炉后半段 镀锌钢板的还原效果,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包括炉鼻子(I)和管道I (2),管道I (2)设置在炉鼻子(I)的一侧,其特征在于炉鼻子(I)上设置有管道II (5),管道I (2)和管道II(5)设置在炉鼻子(I)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I(2)上设置有阀门I (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II(5)上设置有阀门II (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连续生产镀锌钢板工艺中一种用来输送保护气体的炉鼻子装置,包括炉鼻子和管道Ⅰ,管道Ⅰ设置在炉鼻子的一侧,炉鼻子上设置有管道Ⅱ,管道Ⅰ和管道Ⅱ设置在炉鼻子的同侧,所述管道Ⅰ上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管道Ⅱ上设置有阀门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既保证了均热段的氢气用量,又保证了加热炉后半段镀锌钢板的还原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2.超声波特种加工 3.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4.超声/激光复合加工 5.复合能量材料表面改性 6.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研发
1. 先进材料制备 2. 环境及能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 功能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